10.62亿起拍!佛山国际家居博览城四栋大楼即将司法拍卖
品牌动态 21小时前
驱动绿色变革,行业协同进化,环保合成革如何找到产业共振密码?
品牌动态 时间: 5小时前
环保合成革的绿色转型,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孤军奋战”。
7月10日,合成革行业迎来一场盛事——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携手全球首家100%全水性合成革企业浙江昶丰新材料有限公司,于广州隆重举办“革旧图新·共生未来丨2025中国合成革生态环保分级认证标准发布会”,正式发布《合成革有害物质释放量分级认证技术规范》和《合成革有害物质释放量分级认证实施规则》(已于国家认监委备案),为整个合成革行业的环保转型树立了新的标杆。
环保合成革的绿色转型,从来不是单一环节的“孤军奋战”,这场发布会汇聚了合成革产业链上下游的实践者与观察者,77度有幸在发布会现场采访了多位家居建材产业链的专业人士,聆听他们从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深入探讨环保合成革的当下与未来。
根基在材料,关键在协同。作为上游原材料的龙头企业代表,浙江华峰合成树脂公司市场总监虞猛先生指出,绿色低碳合成革需在生产效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创新突破,有助于绿色低碳合成革性价比更能被消费端所接受。“从材料供应商角度看,突破的方向在于联合行业同仁,协同创新,共同努力提升生产效率。”
华峰的实践印证了这种协同的价值。早在1998年,华峰的实验室就启动水性聚氨酯小试研发,2005年实现实验室转生产验证。2011年成立研究院,重点布局绿色低碳产品的研产销,借宜家等品牌对供应商环保要求提升的契机,华峰与昶丰合作,推动水性、无溶剂产品迭代,如今已延伸至生物基领域。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公司市场总监 虞猛
虞总介绍,要实现高效率为下游提供优质原材料,核心在于三点:可复制性,下游无需调整设备;可持续性,从石油基转向可再生的生物基;规模性,实现量产以保障高性价比。“这些方面结合推广,才能助力合成革乃至整个家居建材行业实现持续低碳发展。”
然而,当前合成革市场缺乏统一的绿色环保标准,评价尺度和依据不统一,导致行业内部以及消费者对合成革的环保指标和性能均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如果没有中游标准化建设的支撑,上游材料的升级优化也难以被终端消费者识别。因此,在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认证评价中心主任刘晶女士看来,环保转型不能依赖“自说自话”,需要在行业高度树立统一的标尺。
刘主任在会上详细解读了此次合成革生态环保分级认证的背景和核心。她介绍,该标准由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人造革合成革专业委员会牵头,联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家具及装饰装修材料检测中心、行业先进的企业昶丰新材料共同制定统一的绿色环保分级标准,旨在让行业内部及消费者对合成革的环保指标和性能达成一致,并根据环保水平由高至低分为ENF、E0、E1、E2四个级别,同时要求对产品进行碳足迹核算。
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院认证评价中心主任 刘晶
刘晶女士强调,碳排放相关标准已成为全球趋势,合成革行业应借助“双碳”框架构建自身的绿色竞争力。企业碳管理需上升到新的高度,成为日常必须重视的工作。她建议企业启动产品碳足迹核算、碳盘查,将碳管理上升为日常工作。
深入到组织层面,企业应进行节能降碳技术改革,进行减碳效果评估与潜力预测,以摸清底数,定位自身的坐标和位置,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从容应对挑战和机遇。“技术先进、碳排放强度低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支持,市场才能从而得到更快的发展,而标准正是筛选与激励这些企业的重要工具。”
树立标准后,下游家具的应用是环保材料触达消费者的最后一环。
宜家家居材料与技术工程师LEO在现场为我们分享了零售端如何将绿色理念转化为具体产品。目前,宜家的可持续发展分为益于人类、益于地球,健康与可持续生活,循环与气候友好,公平与平等四个维度,力求到2030年,实现旗下所有产品都只采用可再生及可回收材料的愿景。
宜家家居材料与技术工程师 LEO
而在人造革领域,宜家的落地路径十分具体。从2017年起,宜家所有的人造革产品从原材料、生产到成品出货,全程不允许添加DMF。他指出,宜家能从全链条避免DMF污染,但市面上很多“0 DMF”产品只是控制DMF含量,制造过程仍有污染。
基布与涂层的改造同样关键。2021财年起,宜家所有人造革基布均采用GRS认证的再生纤维,“不再使用原生石油基纤维,就是为了减少碳排放”;涂层方面,宜家首款生物基人造革产品“哈伯格转椅”已上市,能实现25%生物基含量,而2030年,宜家希望把石油基涂层材料转换成100%生物基材料。
作为宜家全球材料供应商之一,昶丰从2004年始正式与宜家建立业务合作关系,2007年开始研发水性聚氨脂生产水性合成革,2009年正式成为宜家全球PU革供应商。LEO在会上向我们表示,生物基产品的升级,是“得益于昶丰等合作伙伴的支持”,且经宜家内部实验室验证,成品性能完全达标。
但挑战依然存在。谈到环保合成革的痛点,LEO指出,行业还没有成熟的可回收方案,比如涂层和基布的分离影响闭环回收效率,且回收成本过高。并且,宜家希望绿色产品面向普通消费者时,具有更高的性价比,这需要上下游共同攻克技术与成本难关。此外,他呼吁行业建立国际公认的产品使用寿命测试方法,将具备更深远的意义。
“消费者担心耐用性,而我们需要用简单直接的标准告诉他们,这得全行业一起努力。”他相信,性能得到消费者认可后,环保合成革产品的未来应用将是一片蓝海。
绿色材料的价值不止于产业,更关乎社会与未来。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郭琼女士对具有绿色可循环属性的合成革材料抱有较高期待。她认为,传统合成革存在重金属或挥发物残留问题,在封闭空间使用有潜在危害,而绿色材料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水性、生物基环保材料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创新性和科技感,与传统合成革材料有所不同,易于工业化和标准化,因此未来的应用场景会渐趋广泛。”
华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 郭琼
而作为产学研用合作中的重要一环,高校在其中肩负重要责任。郭教授强调,高校需联动产业,让基础研究落地,避免“封闭式研发”。“要将绿色材料研发融入教学,培养懂材料、懂设计、懂工程的人才,让他们带着为人类服务的家国情怀参与创新。”
行业协会则在推动共识落地中扮演枢纽角色。广东省家具协会执行会长张承志先生认为,过去大家对人造革、合成革的认知存在局限,而现在这些都归属于环保大产业的范畴。家居产品最重要的是让使用者感到安心,环保则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指标,相关协会也一直在这方面持续努力。
广东省家具协会执行会长 张承志
而本次合成革生态环保分级标准发布,也将为上游材料行业带来新的意义,推动行业在品质层面向上卷:“要解决行业内卷,关键不是压低价格,而是提升品质,标准就是品质的参照物。”
在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执行会长蒋德辉先生看来,分级标准为低碳共识落地提供了参照和引领。他所在的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和广东省家具商会设有专门的材料创新委员会,正在推动高校研究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他认为,企业是创新主体,协会则是纽带,让好技术快速被行业接纳。
广东省家居业联合会执行会长 蒋德辉
而对于家居产业来说,未来的持续创新和竞争力,很重要的一部分在于材料创新。昶丰在近二十年时间里,一直在水性聚氨酯、无溶剂聚氨酯、生物基材料领域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合成革技术创新能力,将技术成果与合作企业不断磨合,形成更成熟、更具环保性的产业模式,是产业环保进程中的真正践行者。“希望行业内能出现更多这样的企业,而商会、联合会也愿意与昶丰这类注重环保、研发和创新的企业一道,在大环保产业的背景下,共同推动行业在材料、技术领域的发展进程。”
从上游材料创新到中游标准建立,再到下游应用落地,以及学界与协会的支持,环保合成革的诞生,彰显着全产业链系统协同催生的绿色力量。正如多位嘉宾所言,这需要企业、科研机构、协会、消费者的共同参与。我们期待,当全链条形成合力,环保不再是“成本负担”,而是产业升级的动力,最终惠及的将是每一个追求健康生活的人,造就真正环境友好的家居生态!
77°全球家居新媒体所有文章/评论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77°全球家居新媒体的观点和立场!77°全球家居新媒体致力于打造全球泛家居产业的信息平 台,所有内容和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者媒体转载,如需进一步了解详情请联系邮箱: news@77D.cn。部分引用或者转载的信息,我们已主动联络作者或者机构获取授权,如果您发现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点此反馈,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