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天家居跨界并购芯片公司,实控人同步筹划转让控制权
品牌动态 3小时前
2.21亿债务压顶!东莞30年灯饰大厂破产
品牌动态 时间: 3小时前
贤林灯饰的黯然退场,既是一家老牌制造商的悲歌,也是敲响在整个行业头上的警钟。
三十年风雨征程,曾以“CELINA”品牌在业内熠熠生辉的东莞贤林灯饰有限公司,终究未能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
11月4日,东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纸裁定,正式宣告这家经营了整整三十年的老牌灯饰企业破产。法院查明,该公司现有资产评估价值仅为3120.53万元,而经确认的债务总额高达2.21亿元,严重的资不抵债使其不得不走向命运的终点。

成立于1995年的贤林灯饰,曾是中国照明产业高速发展的亲历者与见证者。在其鼎盛时期,员工规模接近两千人,凭借灯具及零配件的设计、制造与销售,在行业内建立了显著的影响力与良好口碑。然而,昔日的辉煌难以抵挡时代的洪流。在法院受理破产清算前,企业状态已连续标注为“失信被执行人”与“限制高消费”,透露出其深陷经营困境的信号。

贤林灯饰的倒下并非孤例。它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前照明制造行业所面临的集体阵痛。就在今年6月,同样拥有23年历史的港资老牌佛山伟澳照明因国际局势冲击与订单不足而终止运营;4月,佛山枫淮电器也因资产不足以清偿债务被裁定破产。回溯2024年,照明产业链上的破产案例更是贯穿全年,形成了一股令人忧虑的寒流。
这股寒流源于多重压力的叠加。宏观层面,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与国际地缘政治动荡,直接冲击了以出口为导向的照明企业。国内方面,房地产行业的持续低迷导致下游需求萎缩,而原材料、人力等经营成本的不断攀升则持续挤压着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更深刻的是,行业内部长期存在的同质化竞争问题,在市场规模增量见顶的背景下愈发凸显,使得许多依赖传统代工模式、缺乏核心技术与品牌价值的企业率先感受到了生存的危机。

有业内分析指出,中国照明行业已彻底告别过去的“规模扩张”时代,进入残酷的“存量博弈”与“价值深耕”新阶段。在这个转型阵痛期内,那些未能及时构建起技术护城河、无法打造差异化品牌形象、或在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上落后的企业,无论其历史多么悠久,都面临着被洗牌出局的巨大风险。
贤林灯饰的黯然退场,既是一家老牌制造商的悲歌,也是敲响在整个行业头上的警钟。它警示所有从业者,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活下去”本身已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未来的竞争,将不再是简单的价格与规模之争,而是技术研发、品牌建设、精益管理和模式创新的综合较量。唯有打破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主动拥抱变革,才能在行业洗牌中构筑起自己的护城河,以期穿越当前的这个“寒冬”,迎接下一轮发展的曙光。
77°全球家居新媒体所有文章/评论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77°全球家居新媒体的观点和立场!77°全球家居新媒体致力于打造全球泛家居产业的信息平 台,所有内容和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者媒体转载,如需进一步了解详情请联系邮箱: news@77D.cn。部分引用或者转载的信息,我们已主动联络作者或者机构获取授权,如果您发现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点此反馈,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