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ICO邂逅2025米兰展:从自然之美到未见之形
品牌动态 41分钟前
「WARMth」集结了这些人和事!Vol.01
品牌动态 时间: 2023-09-07
解锁更多精彩,9月巴黎相会!
我们要去巴黎啦~
由RK Gallery参与策划的
「WARMth——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新风貌」
将作为官方主展览之一
亮相2023年「Paris Design Week·巴黎设计周」
及「Maison&Objet·巴黎时尚家居设计展」
↓↓↓戳以下链接回顾展览介绍↓↓↓
「WARMth」代表着什么?
集结了哪些值得期待的人和事?
最详细的剧透在此!
WARMth
中国当代设计艺术新风貌
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设计与艺术力量,期待以我们的创造传递超越时间与国界的恒久温暖。我们对世界的探索既是向外的——放眼世界,着眼客观;同时也是向内的——审视本国文化,追求个性表达并倾听精神世界的回响。
我们融汇文化,不同而同。
WARMth的艺术家们来自不同地域、国家、文化背景,亦有着各异的艺术性格,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载体诠释各自的思想,却又同样追求至高的美与哲思,同样温柔地注视着世界的变化。艺术家们有着「天工,人其代之」的使命,将要凭借创造之力开拓前路。他们继承往来的文化,又在解构既存事物的过程中,创造饱含人性温度的全新境界。
我们创造新思,寻求突破,延续新生。
WARMth的目标是云集来自世界各国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前沿艺术家及设计师。他们对时代变化有着敏锐的直觉,并不间断地致力于艺术创新,且希望这样的「新」是可延续的。创新的过程将随时代的变迁不停歇地延续下去,追求对材料、工艺、形式、生态、人文的创新精神也将为下一世代的创作提供养分,迈向愈加温暖的未来。
我们多方力量,为新世代的设计、艺术、文化创造交流渠道,将领先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具备启发性和开拓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推向世界舞台,同时WARMth也将为「Maison&Obiet」所推介的设计师驻地中国期间的艺术活动提供支援,促成文化的双向交流,使温暖的气息扩散在更广阔的天地。
2024年将是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日。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以60年为一周期(又称一甲子)。天地生机,在周期交替之际进入新的进化与循环。站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上,WARMth期待以来自中国的全新艺术设计力量促进两国间的互动与文化的交流、交融。
我们的目标在于缔造另一个为人纪念的60年,超越国界的限制,将我们文化的温暖传递向更久更远的未来。
温暖世纪,正是当下。
WARMth
艺术家&设计师&品牌
石大宇/高健维(×Thomas Guillaumot/RAFAEL AKAHIRA/官纯)
莫娇/张周捷/杨明洁/陈旻/周洪涛/周昌维
王嶺/孙文佳/王万兴
椋木/祎设计/品物流形
*我们将分两篇文章介绍所有参展者;此为第一部分。
石大宇
JEFF DAYU SHI
石大宇以竹筑造结构精巧、设计精湛、外形修美的家具与器物。这些历经反复实验而最终作为最优解诞生于世的作品,望之纤细精致,实则拥有颇强的稳定性和韧性。将竹材的美与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卓越设计,源于石大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邃思考。其一在于中华文化中「让」的格局观,也即为了成就更高境界而部分地达成妥协。其二在于「隐」的审美——半隐半现的婉转含蓄中,才传递出朦胧神秘的、带有深度和意蕴的美感。《易经》道:「开物成务」。石大宇便是这样一位「开物」的设计师。他从自然中采取原材,顺应人与自然的关系,继承传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全新之物,成就了人在天地间的更好生活。
高健维
RAPHAËL KAO
高健维深谙中法文化之菁,亦有两地生活背景,长年以来致力原创;以深厚的东方文化及灵动的西方艺术作为养分,上下求索,深思前行。细致线条调和丰富色彩,游玩平面与立体之间,将当代设计之美带入空间,增添视觉喜悦与艺术价值。高健维的作品跨越家具、艺术织锦及软雕塑等多个领域,视觉上的轻盈、通透,触觉上的柔软、温暖,结构上的坚牢、固久,皆是高健维作品常常予人的印象。对美的执著追求、源自童年的回忆、中西文化的深厚积累共同缔造了高健维的艺术性格——他的创作,既是服务于生活的便利,又具有含蓄宁静、悠远深邃的诗意。设计与艺术的结合,在他的作品中呈现出恰到好处的平衡。
高健维合作艺术家
官纯
GUAN CHUN
擅长以生活细节之中的喜悦为灵感进行插画与艺术创作,尤其擅长以猫为题材的绘画。她的作品受诸多高端奢侈品牌和时尚品牌的青睐,而当下的商业环境对艺术也更具包容性;她笔下多彩的奇想世界因此在宽广的舞台上闪耀着光辉。
RAFAEL AKAHIRA
一位树立独特风格的自由派顽童,其创作之路从未间断——从平面绘图、字体印刷到舞台设计无不得心应手;充满激情与表现力,在各种艺术领域不断实验创造。
THOMAS GUILLAUMOT
难以被定型的画家。笔调诙谐、⾊调浓郁,冲击中带着和谐的美感,看似随⼿捻来的插画涂鸦,却是饱含精准巧思的设计。同时参与中国多项商业艺术设计⻓达⼗数年,期间多次往返旅居于上海,对东⽅⽂化与中华⻛情深有所感。
莫娇
MO JIAO
莫娇以中国传统书法绘画之笔划勾勒轮廓,用纯粹的曲线构筑模块化骨架,平衡空间中虚与实、留白与遮挡间的适恰关系,增添现代空间的异趣。带有中国意蕴的太湖石柜,乃是中国文化之骨与西方形式之肉的结合,象征着中国式的意象在更多场域之中存在的可能;她的路易十五的酒柜,巧借现代材料及技术打造,源于对传统家具设计的革新思考——中式家具往往忠于材料本身,以展现材料原本的色泽为常态;莫娇的设计则是打破常态的,亦是一场将中国智慧注入现代工业的东西方对话。
张周捷
ZHANG ZHOUJIE
张周捷的作品群,即是基于数字算法而生的有机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并非张周捷选择刻意地造物,而是在其所创造的逻辑基础上,万物遵其规则自然演化成型,却又在发展中产生出不确定性,从而形成无穷无尽的丰富变化。「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古老的东方哲学使张周捷受到启发。张周捷的创作亦是「无为」的。他倡导以合理的计算机语言来参与或主导作品的设计,所得到的这些座椅仿佛一群自由生长的物体,迥异中又以相同的材料、近似的结构逻辑形成整体。他的数字实验艺术正是东方哲学智慧在当代的全新演绎。
杨明洁
YANG MINGJIE
受感于故乡杭州烟雨濛濛的童年回忆,及中国传统艺术中的审美哲学——「虚」乃是杨明洁的创作中贯穿始终的旋律。「虚」的体现,一则在于非凡的「空气感」。二则在于「虚」所带来的暧昧与不确定性。三则在于「虚」化冗余之物,仅以紧要之事为「实」的至简之道——以他本人的话而言,即「物的舍之美」。
杨明洁曾谈道,设计行业正处在数字时代下的变化与革新之中,然而手工艺时代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逝——如「模块化」概念,即是中国建筑中斗拱结构的内在逻辑,是源自中国文化的卓越产物。数字时代的美学是什么?——杨明洁认为这未有定论。他将以中国设计师的身份不断深思,探索中国原创设计艺术的前路。
陈旻
CHEN MIN
陈旻的作品中显现出自然而然的「中国风」;这样的风格是由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与个性的自然流露。基于中国文化的创作于陈旻而言意义非凡,常使他感到活力焕发,其所呈现的结果亦令人惊喜。陈旻对于「中国风」的理解源自悠远深邃的东方哲学。贯穿其创作的「可持续」理念,受感于庄子所主张的「无用之用」。顺应自然,重新审视既有之物,从中创新,是为「可持续」的第一层;悉心设计,精雕细琢,打磨出能够给予使用者长久陪伴的优质之物,是为「可持续」的第二层,亦是陈旻所认为的「中国式可持续」,由此向下深思——中国文化的再创新。在陈旻看来,解决问题的方式「并非剪掉死结,而是彻底解开死结」。于是中国式设计所呈现的特色,便在于深厚的文化底蕴、对事物本质的思考、予人关怀的功能性、回归自然的环保意识——这亦是融入陈旻的创作之中的精髓。
周洪涛
ZHOU HONGTAO
周洪涛自言,汉语中的「木」,正是符合他自身性格的描述:他有着看似木讷的一面,却也暗藏狂野;故而以木作为创作的原材便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其代表作「能量木」,从外形上看好似千丝万缕从单根木头中迸裂而出——刚与柔、沉静与奔放的鲜明对比,似是作者的自我诠释,也淋漓尽致地引发出木材不寻常的活力。他的另一组代表作「文本景观」系列,以3D打印技术呈现高低错落的文字,结合他本人在每个不同城市的经历与回忆,从而形成他对那一城市的记忆符号。周洪涛认为「打印」二字乃是源自中国文化的名词,所指的是中国印刷术中对文字及符号的复制,而「3D打印」技术几乎可谓是「3D造物」,与「打印」的本意相去甚远;「文本景观」正是要回归其本原。
「WARMth」还集结了哪些艺术家和作品?
期待第二期参展者介绍
相会9月巴黎!
77°全球家居新媒体所有文章/评论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77°全球家居新媒体的观点和立场!77°全球家居新媒体致力于打造全球泛家居产业的信息平 台,所有内容和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者媒体转载,如需进一步了解详情请联系邮箱: news@77D.cn。部分引用或者转载的信息,我们已主动联络作者或者机构获取授权,如果您发现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点此反馈,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