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欧派断腕止血:对河南、重庆两子公司实施停产
品牌动态 2小时前
宝鹰建设易主“世通纽”,新控股股东8亿募资补血!
品牌动态 时间: 2小时前
宝鹰建设正式告别国资控股时代,步入民营资本主导的新阶段。
深陷困境的上市建筑装饰企业宝鹰建设迎来了第三次控制权更迭。
10月24日晚间,深圳市宝鹰建设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鹰建设”)发布公告,宣布控股股东将由珠海大横琴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成立仅一个多月的海南世通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世通纽”),实际控制人相应由珠海市国资委变更为傅晓庆、傅相德。

此次控制权变更伴随着一揽子资本运作方案。根据公告,大横琴集团将以不低于4.67元/股的价格,向世通纽转让其持有的宝鹰建设5.01%股份,转让价款不低于3.55亿元(含税)。为确保控制权平稳过渡,大横琴集团及其关联方还承诺放弃持有的剩余22.37%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与此同时,大横琴集团做出了两项关键承诺:一是在2026年底前帮助公司“摘星脱帽”,恢复“宝鹰股份”的证券简称;二是确保核心子公司宝鹰建科在2026年度及2027年度每年实现不低于3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且不发生亏损,否则将以现金方式进行补偿。

另据公告,宝鹰建设拟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4.23亿股股票,发行价定为1.89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8亿元,全部由新控股股东世通纽以现金方式认购。此次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债务,有助于优化公司的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求,对公司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以上这一系列精密安排,标志着这家曾经依赖恒大地产贡献四成收入的企业,正式告别国资控股时代,步入民营资本主导的新阶段。

宝鹰建设三次“易主”的背后,折射出建筑装饰行业在房地产深度调整期面临的普遍挑战。自2021年恒大流动性危机爆发以来,公司订单量急剧萎缩,现金流持续承压。尽管先后由航空城集团、大横琴集团两家国资平台接手,但始终未能扭转经营颓势。2025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仅3.12亿元,同比下降74.35%,虽然亏损幅度收窄89.38%,但仍录得2375.84万元的净亏损。更令人担忧的是,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累计已签约未完工订单24.18亿元,而新签订单仅2299万元,业务拓展近乎停滞。
新任控股股东世通纽为此次收购专门设立,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傅晓庆、傅相德在产业投资领域积累了一定资源。值得注意的是,宝鹰建设在宣布易主的同时,还披露了向光电半导体产业转型的计划——拟投资3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此次投资涉及进入高端光耦合器产业领域的相关业务,并计划后续随着光耦合器业务的发展壮大向其他光电半导体领域进军。这一跨界转型若能成功,将帮助宝鹰建设实现从传统建筑装饰向高科技制造业的跃升。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控制权变更配合定向增发、业务转型的多重举措,体现了各方挽救上市公司的决心,但跨界转型的光电半导体业务能否成为公司的“救命稻草”,仍有待市场检验。
77°全球家居新媒体所有文章/评论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77°全球家居新媒体的观点和立场!77°全球家居新媒体致力于打造全球泛家居产业的信息平 台,所有内容和信息未经授权,禁止任何机构或者媒体转载,如需进一步了解详情请联系邮箱: news@77D.cn。部分引用或者转载的信息,我们已主动联络作者或者机构获取授权,如果您发现 内容存在版权问题,请点此反馈,我们将及时处理。



